托管老师如何打动孩子的内心

时间: 2024-07-15    作者:中托盟     阅读:129    文章来源:www.ztmtg.com
  “数学老师说你很棒!”——第三人效应
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,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,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,称为“第三人效应”。

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。第一种情况,说话者(第一人)转述第三人的话,可以增强说服力;第二种情况:自己(第一人)不出面,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,或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,可能在师生间有敏感问题或处理矛盾时发挥作用。
但第三人效应不是万能的,若把握不当,不仅效果不好,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效果。教师在运用第三人效应时,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1、选“第三人”要投其所好
学生(第二人)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,否则,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比较低了。
2、对个性强的孩子可能效果差
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独立,个性较强,平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,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。
3、用滥了就可能无效了
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第三人效应。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,学生就会变得敏感、警觉,会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,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。
4、千万别“穿帮”
如果第三人的话是无中生有,一旦“穿帮”,无论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,学生对他的信任度都将大打折扣。
  边吃边聊——可口可乐效应
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,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,给其中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,而另外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。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,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。这就是有趣的“可口可乐效应”。

其实,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运用过可口可乐效应,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。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有注意:
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;可口可乐与学生的需求越匹配,教育效果越好;可口可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。
谈话的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,切不可舍本逐末。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式,认为只要谈话就一定有“可口可乐”。偶一为之,效果不错;次数多了,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
可口可乐效应的典型例句:
1、来,先坐下,喝杯水……2、天太热了,我们去买个冷饮,边吃边聊。3、老师知道你喜欢火花,这是我出差时从外地给你带的一套火花。你先放好,我们来谈谈……
点击下载完整资料
推荐阅读
上一篇:托管机构老师如何与孩子沟通
下一篇:托管机构:如何肠胃一个优秀的托管老师
加盟托管班
加盟热线
4000-400-821
教育加盟
中托盟地址:
深圳晋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(深圳南山区高新南九道卫星大厦17楼)
关注我们:
创业项目晋级爱之家
微信公众号
中托盟中托盟
微信公众号
版权所有:深圳晋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:粤ICP备20062356号-7 全程策划设计 : 中托盟托管
关闭按钮
提交信息获取完整办学资料